别再谈化疗色变!肿瘤医生说清:3类人不用化疗,5个真相要知道
现在有三类癌症患者,医生确实会建议可以不化疗。不是因为化疗没用,而是用不上。第一类是早期乳腺癌中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低复发风险人群,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显示,这类患者术后如果病理分值低、淋巴结未转移,单纯内分泌治疗的5年无病生存率能达到94.6%,加不加
现在有三类癌症患者,医生确实会建议可以不化疗。不是因为化疗没用,而是用不上。第一类是早期乳腺癌中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低复发风险人群,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显示,这类患者术后如果病理分值低、淋巴结未转移,单纯内分泌治疗的5年无病生存率能达到94.6%,加不加
有些患者刚做完手术,没等身体恢复好,就开始放松警惕。结果不到半年,查出肺部新结节或者肝功能异常,一检查,肿瘤细胞又回来了。它们就像躲在暗处的种子,一有机会就死灰复燃。
“抗癌只能盯着进口药?”“靶向药耐药后就没招了?”这些曾让肿瘤患者辗转难眠的焦虑,如今正被国产新药一个个打破。就在2025年10月底,华东医药的1类创新药马来酸美凡厄替尼片正式获批上市,加上同期公布临床数据的多款新药,国产抗癌药用实打实的疗效给无数家庭送来了希
“早期乳腺癌90%可以治愈,但治愈并不代表着完整。”广州和睦家医院乳腺外科专科主任谭璐媛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许多康复者内心深处的痛点。当生命不再受威胁,她们渴望的,是回归正常的生活、亲密的关系和完整的自我。
鲁网10月30日讯时值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源自法国的皮肤学级科学护肤品牌理肤泉持续在行动。作为全球皮肤学专家NO.1 推荐护肤品牌[1],理肤泉携手社会各方力量暖心同行,通过“蓝丝带”关爱肿瘤患者皮肤健康项目的一系列皮肤健康专业科普与患者教育关爱活动,呼吁更多公
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普遍表达于黑色素瘤、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NB),健康组织中罕见。目前,GD2靶向单克隆抗体(ch14.18)免疫治疗已显著改善高危NB患者无事件生存期。
比起不体检,越来越多的老人正陷入“过度体检”的困局。身体稍有不适就要查全套项目,报告一摞比账单还厚。有人觉得体检越多越安心,可真相恰恰相反——越查有时越可能伤身。
10 月 24 日至 25 日,第十三届亚洲临床肿瘤学会联盟学术会议(13th FACO)在上海盛大召开。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学院)肿瘤中心2024级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张正的论文摘要成功入选大会壁报(Poster)展示,在国际舞台展现了医院青年学者的学术实力
2024年6月8日,45岁的摩的师傅赵田礼在ICU里关掉最后一台监护仪,留给家人和医生同一道无解的题。
创新药圈最近搞出个大动静,直接把行业的热度拉到满格——一笔114亿的交易刚落地,这金额搁国内创新药领域,妥妥是重量级操作。但这事儿绝不是单纯的"花钱买项目",背后藏着行业要起飞的3大红利,还明晃晃指了3个值得盯的核心方向,看懂这些,比盯着交易金额咋舌管用多了。
在接受抗肿瘤治疗的道路上,患者通常高度关注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却往往容易忽视一个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厨房冰箱里的巨大风险——食源性感染。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而言,一次轻微的腹泻或许无足轻重,但对于免疫系统因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而变得脆弱的肿瘤患者,一次
最近很多人发现,自己常吃的进口药突然买不到了。国家药监局一口气注销了80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超过一半是外资药企的产品,还涉及肿瘤治疗领域。这可不是药品有问题,而是企业主动申请退出,背后藏着药品市场的大变化。
肝癌,堪称癌症中的 “沉默杀手”——WHO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 84.1 万肝癌病例,就有 78.2 万人因它离世,死亡率几乎追平发病率。更可怕的是,它早期几乎没症状,等确诊时大多已到晚期,手术、肝移植这些根治手段基本用不上。目前的靶向药(如仑伐替尼)和免
是真的危险。2024年《Nature》子刊的研究发现,某些肠道细菌——比如具核梭杆菌——在肠癌患者体内异常增殖,它们不光扰乱消化,还会大量产生硫化氢。
很多人以为“肿瘤切掉就好了”,但现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某些癌症,即使手术干净利落,术后不配合化疗,复发的几率依然高得吓人。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季彤、樊嘉、周俭和孙云帆,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陈平,联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2]。
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和转化医学网承办,《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作为学术支持的第八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8th SIMOS)将于2025
肾上长了个“包”,就一定是肿瘤?不一定!但也别掉以轻心。很多人一听“肾囊肿”心里就咯噔一下,以为是癌变前兆,其实它和恶性肿瘤根本不是一回事,却也绝对不能忽视。医生常说:“有些事,不疼不痒,但你真不能等到它出声才重视。”
“妈,这近4万块钱的盒子是干嘛的?”当刘晨看到母亲用养老钱买回来的那个“高压电位治疗仪”时,他几乎要崩溃了。而母亲却深信不疑,因为卖它的店员告诉她,这玩意儿神奇得很,“连肿瘤都能给你摘出来!”
这期节目,我请来了中国顶尖儿童肿瘤专家王金湖主任(江湖人称“湖一刀”),一起聊聊儿童肿瘤的真相:从治愈率远超想象,到最新的治疗突破;从手术台上拼尽全力的漫漫长夜,到孩子们和家庭的奇迹时刻。这不只是一期关于疾病的节目,更是一场关于“希望”的对话。